国新办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农民工工作有关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截至目前,已经有15个省市为农村的居民发放了居民健康卡,同时加快推进了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并适当提高在异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农民工的报销比例,方便农民工异地就医。
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及“农民工的卫生和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工作进行的情况”。
王培安表示,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探索建立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列入了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2013年12月,在全国40个城市启动了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试点工作。试点工作重点开展了创新管理手段和服务模式,落实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工作和服务项目。根据2014年流动人口监测结果显示,相关的各项指标比一年前均有提高,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产后的访视率、产后健康检查率和儿童健康系统管理率普遍都上升了2-6个百分点。2014年卫计委还联合中央综治办、国务院农民工办、民政部和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到2020年基本建立政策统筹、保障有力、信息共享、科学评估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二是不断扩大农民工流动人口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的覆盖面,农民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加相应的基本医疗保险,建立健全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并设立了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积极救治救助急危重伤病困难的患者,开展了全国统一标准的居民健康卡建设。截至目前,已经有15个省市为农村的居民发放了居民健康卡,同时加快推进了异地就医、即时结算,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通过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结报、农民工输入地与输出地签定协议等多种方式为农民工开展即时的结报服务,并适当提高在异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农民工的报销比例,方便农民工异地就医。组织开展了以“防治职业病,职业要健康”为主题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深入企业、车站等流动人口密集区开展面向用人单位和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群体的现场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防治知识,提高防治意识。
另外,卫计委去年还在全国15个城市启动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示范试点工作,试点城市将根据常住人口配置城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把流动人口纳入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提高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完善医疗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办法和异就医的结算办法,逐步将流动人口纳入当地医疗救助的范围,落实计划生育的免费服务项目,推动卫生计生政策与劳动就业、致富发展、养老照护等经济社会政策的衔接。我认为,我国几亿农民工从农村流向城市,最初是寻找就业机会,谋求生存,现在是渴望在城市发展,希望均等地获得各种公共服务,进一步融入城市。因此,政府各部门和全社会都要倡导和推动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